汽車上的確存在了很多平時很不起眼的設計,這些設計中有些是很難被發現的,可一旦因為一些意外被觸發后,就會令人無比驚嘆設計師的精妙想法;實際上就是這樣,有些設計只會在經歷意外時才會徹底的顯示出來。。。汽車的后視鏡不僅可以向后折疊,也可以向前折疊。。
如上圖所示,大多數乘用車的后視鏡都可以完成向前的折疊,如此設計的目的就在于防止因為會車時被刮斷;雖然這是一個難度并不大的設計,但仍體現了主機廠工程師考慮問題超級全面、成熟;其實在剛碰車的時候,小伙伴們似乎都有過關于后視鏡刮碰的擔憂,但設計師早就想到這個問題,并采取了后視鏡可向前折疊的策略,防止了因刮碰而折斷。。。
副駕駛氣囊關閉開關如上圖所示,這就是一個副駕駛氣囊的關閉開關,設計這個開關的目的在于當副駕駛必須要坐上小孩子時,可以手動將副駕駛安全氣囊進行關閉,因為就目前而言車子里所配備的安全氣囊都是針對成年人體格大小而設計的,但并不適合小孩子;之前也產生過很多小孩子做副駕駛、遇到車禍,被安全氣囊造成嚴重傷害的例子,雖然說建議小孩子坐后排,但不聽話的熊孩子無處不在,所以這個副駕駛氣囊的開關設計的極為人性化。。。
電子手剎的備用拉線配備電子手剎的車輛沒電,導致電子手剎無法解鎖一直是民科們所擔心的問題(但實際上沒電連車都起不來,要解鎖EPB有什么意義?而車子完成啟動、就會發電,EPB即可解鎖,所以這個斷電擔憂完全是悖論);但實際上為了防止電子手剎出現故障、導致抱死而無法解鎖的問題,主機上是提供了應對策略的,那就是電子手剎的備用拉線,當電子手剎真的出現抱死的問題,只要找到這條備用拉線,輕輕一拉就可以手動解除電子手剎的抱死狀態,而這條備用拉線通常隱藏在如路虎的杯架下、寶馬的后備箱中等等,不同的品牌、隱藏拉線的位置也不同,廠家的工程師是不是很厲害?民科想到的,人家提前很久就想到了,如上圖所示紅圈處。。。
由一只腳分別控制油門、剎車無論手動擋、自動擋,都是由右腳進行油門以及剎車的控制,這就涉及到車輛自動化的邏輯性了;很多人認為左、右腳分別控制油門、剎車更安全?但實際上人腦出錯導致的車禍為什么要讓機械去背鍋?人腦一旦出錯,即便把剎車設計在方向盤上一樣會弄錯,而兩只腳來控制油門、剎車反而更容易出錯,因為人腦一出錯突然將位置記反,還是會出問題;而由一只腳來控制油門、剎車看著原理簡單,但卻體現出了機械自動化的合理性。。。自動化機械要無條件執行操作者的要求,車子亦是如此,車子前進、停車只能通過油門、剎車踏板來獲取駕駛者的訴求,要么走、要么停,只能執行其中一個(彈射之類的非正常范圍),所以采取一只腳分別控制油門、剎車就基本上不會出現油門、剎車同踩,車輛無法清除知道駕駛者意圖的問題,所以一只腳分別控制油門、剎車是為了讓車子更加準確的獲取駕駛者意圖,這種設計是不平凡的。。。
汽車油箱并不是密封的很多朋友都認為汽車的油箱是密封的環境,但實際上油箱并不是密封的;如果油箱形成了密封環境,那么雖然燃料的消耗、燃油液位的不斷下降,油箱內就會形成不斷變大的負壓,達到一定程度汽油泵就抽不動油了、發動機也就該熄火了,所以汽車油箱并不是密封的,只不過只有外部空氣能進入平衡氣壓、而內部的汽油卻不會出來;實際秘密就在于油箱蓋上,汽車的油箱蓋其實就是個氣壓壓力調節閥,這個閥外部壓力大可以頂開、但內部卻沒辦法進行開啟(類似給氣球打氣的手動氣泵),所以當油箱內部產生負壓時,油箱外部氣壓就會頂開壓力調節閥,對油箱內部壓力進行平衡,也就能保證發動機正常運行了。。。除了上述這些,其它的精妙設計數不勝數,講上十天、半個月也說不完,鄙人就不在這一一贅述了,其實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看看發動機的配氣機構,絕對是精妙無比;總之當代汽車上的任何一個設計的背后,都隱藏著很多故事、無數汽車人的心血。。。
介紹一些苦逼的汽車工程師誠意滿滿而又經常被忽視的設計細節。
1.一條長長的海綿
汽車儀表板的前端與前擋風玻璃之間其實隱藏有一條長長的海綿(當然,如果設計的比較爛,這條海綿是可以被看到了)。這是由于一般儀表板的前端都比較軟,如果與風擋玻璃之間的距離過近的話,容易造成在顛簸路段行駛時儀表板前端會拍打玻璃造成異響。此時在兩者之間增加一段海綿條可以很好的防止異響的發生,同時還可以防止諸如硬幣之內的小件從儀表板前端掉入車內。
2.一個簡單的電路原理
當使用帶有化妝鏡燈的遮陽板時,一般會先將遮陽板往下翻轉,然后打開化妝鏡蓋子,此時化妝鏡燈就會自動點亮,因為此場景默認你需要光線輔助你照鏡子。若將化妝鏡蓋子重新蓋上則燈會熄滅。那么如果我在化妝燈蓋子打開的情況下,把遮陽板翻轉回去呢?這個時候化妝鏡燈也是會熄滅的,因為此場景默認你已經不需要光線輔助你照鏡子了。非常簡單且人性化的設置。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畫一畫這個簡單的原理圖。
3.一種安全的布置方式
一般車門的玻璃升降按鈕都會布置在門內飾板扶手的前端,這是由于在車輛行駛過程中,駕駛員可以很方便的根據扶手的位置來判斷出升降按鈕的位置,而不需要特意的去留意觀察。
另一方面卻將門內開啟拉手布置在門內飾板靠前靠上的位置。因為這個位置需要乘員稍微費點精力將手伸直靠前才能接觸到。很好的防止了不小心誤開啟車門的情況發生。
4.一種防止手欠的方法
這種發動機蓋開啟手柄的使用邏輯是,你必須在打開車門的情況才能使用開啟手柄打開發動機蓋。那么你在什么情況下才會打開車門呢?當然是在車子停下來后才能打開車門。所以這種開啟手柄方案很好的防止了在車輛行駛過程中誤開啟發動機蓋的可能行。當然還隔絕了極個別駕駛員天生要強而又手欠一定要試試行駛過程打開發動機蓋的可能性的發生。
5.一種防止亂插的防錯結構
后排是三個座椅的車輛一般情況下中間的安全帶鎖扣和左側的安全帶鎖扣都會布置在一起。細心的你可能會發現兩個鎖扣上分別標記了不同的英文字母。中間的鎖扣一般寫的是CENTRE,而左側的寫的是PRESS(右側鎖扣寫的也是PRESS)。通過字樣我們可以非常清晰的將相應的安全帶鎖舌插入對應的鎖扣當中。那么在夜晚開車看不到字母的情況下呢,會不會出現插錯的情況呢?實際上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外觀看似一樣的鎖舌和鎖扣會在細節上做出一點不同。從而保證兩者的一一對應關系。
6.一個方便拆卸的手套箱
汽車內飾件論徒手拆卸難易程度,手套箱絕對是徒手屆的二哥(大哥是保險絲盒蓋板)。這是因為手套箱的后面隱藏的更換頻率較高的車載空調的空氣濾芯。這也是一種常見的汽車設計思路。所謂的維修方便性。
汽車設計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與此,看似再正常不過再千篇一律的零部件和結構背后都凝聚著一代代汽車人嚴謹的設計邏輯與智慧的結晶。
汽車上的實用配置有一些“隱藏的很深”,新手司機也許很難發現,但在發現后會感覺找到新大陸一樣新鮮。
①實用性最強的配置:旋轉遮陽板,前檔的遮陽板大部分車主可能只了解正常的收放功能,但是自吸觀察固定錨點會發現內側為卡扣、外側與L型桿,這一設計說明了遮陽板可以旋轉。掰開內側的卡扣后按照L型桿的方向水平旋轉,可以覆蓋到側窗上部的大部分區域,在斜陽比較強烈的道路使用遮陽板效果會非常理想。
②安全性最高的配置:后排車門安全鎖,在后車門的側后方會有一個小撥桿或者按鈕,在觸發開關之后車門從用內側的門把手是無法打開的,只有用外側門把手才能拉開車門,其作用當然是防止兒童在車內因好奇拉動門把手造成危險。很多車的自動落鎖是在20km/h,而有些車高達40km/h才能觸發落鎖,所以車門安全鎖是很有意義的。
③安全配置第二高:電動車窗安全鎖,這一按鈕絕大多數量產車會布局在駕駛員一側的車窗升降開關位置,標識為車窗符號加上×。打開開關后后排車窗控制按鍵不能使用,防止行駛中兒童誤打開車窗是很有必要的,真出現過未系安全帶和使用兒童座椅,因打開車門后被甩出車外的案例,所以這項功能要學會使用。
④舒適性隱藏配置:安全帶高度可調,這項功能并不是所有的車都有,一些入門級的低端代步汽車安全帶是固定的;其他車輛大部分都有,在B柱上方固定安全帶的位置會預留按鈕,按住按鈕后可以上下移動固定錨點,同一臺車不同身高的駕駛員使用可以適當調整,否則不合理的角度會讓安全帶磨脖子。
⑤隱藏太深的功能:利用遙控鑰匙在熄火時開關車窗,部件車輛有這項功能;在熄火后連續按住解鎖鍵3~5秒車窗會自動落下,在開窗的過程中松開按鍵會停止動作,開幅可控;同理在熄火后長安鎖車開關可以直接升窗,部分車輛有短暫按鎖車鍵自動升窗的功能會更加方便,想要讓升窗動作停止留下縫隙,只需要再按一次鎖車鍵就能實現了。這五項功能有很多新手車主還不了解,熟悉后會發現汽車設計人員還是想的很周到的。
重點:汽車后備箱里有一個逃生開關,一般固定在小蓋板內,打開后會有一個拉手,拉動拉手可以從內部打開尾箱/尾門;沒有拉手的話也會有類似按鈕或扳手的開關,其作用是相同的。這項功能基本不會使用但有必要了解,作用為應急逃生。
(上文由天和Auto撰寫,僅代表個人觀點;禁止站外轉載,平臺內歡迎轉發。)